2025年9月4日至5日,花都区新雅街“双百工程”社工站联合广州市狮诚中西医结合医院荣耀配资,以“医社联动”模式为辖区24户重病、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及特殊群体提供上门义诊服务,将“家门口”的健康关怀送到群众身边,用专业服务与温情守护书写民生答卷。
精准对接需求:架起医疗服务“连心桥”
石塘村低保户萍姨家中,三口人生活面临困境:大儿子患癫痫需长期照护,丈夫北叔今年5月突发中风后瘫痪,家庭重担全落在萍姨肩上。社工在日常探访中掌握该情况后,第一时间对接狮诚医院资源,协调医护人员上门。针对北叔中风后仅住院12天、康复不足的问题,医生现场开展电击理疗,评估恢复状况并制定居家康复计划;护士同步与北叔沟通身体感受,社工则向萍姨介绍医院提供的中药泡脚包等物资,助力缓解其照护压力。“感谢社工和医院把服务送到家,让我们这种出不了门的家庭也能得到专业帮助。”萍姨说。
荣耀配资
清㘵村76岁的陈叔是低保重残长者,患高血压、痛风、糖尿病多年,2019年脑梗后瘫痪近七年,日常起居全靠妻子照料,妻子因长期照护身心俱疲。社工站主动介入,联合狮诚医院医护上门服务:医生为陈叔测量血压、血糖,开展电疗并定制康复方案及饮食建议;社工重点倾听陈叔妻子的倾诉,了解其生活需求,协助缓解心理压力,同时送上中药泡脚包等爱心物资。“社工不仅帮我们解决健康问题,还关心我们的生活难处,真正把温暖送到了心坎里。”陈叔妻子坦言。
持续深度服务:推动“医社联动”落地见效荣耀配资
另一户陈叔家庭中,2016年的中风导致陈叔半身瘫痪、记忆衰退且失去语言能力,妻子李姨独自照料多年,始终不知如何寻求外界帮助。社工小林在探访中敏锐察觉这一困境,一方面持续上门关怀,倾听李姨诉求并详细记录陈叔身体状况;另一方面积极对接狮诚医院康复师资源,协调其定期上门为陈叔开展按摩、电疗等康复训练。经过一段时间服务,陈叔的手掌从无法张开逐步恢复到能缓慢活动。“以前他手一直攥着,现在能慢慢张开了,真是太感谢社工和医生了!”李姨感激地说。康复师还向李姨讲解康复政策,帮助陈叔以更低成本享受持续康复服务。
长效保障机制:构建“一户一策”健康兜底网络
此次上门义诊是新雅街社工站深化“医社联动”的生动缩影。作为资源整合的核心枢纽,社工站不仅打通了医疗服务“最后一米”,更以资源整合、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创新实践,彰显民生服务效能。
目前,社工站正联合狮诚医院制定“一户一策”支持计划:一方面提供常用药品、助行器械等生活物资,另一方面开通“绿色就医通道”,为需进一步治疗的群众协调专家号、住院床位等资源。接下来,新雅街社工站将深化合作,推动医疗资源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,持续巩固特殊困难群体的健康兜底保障网络。
撰文:李嘉益 新雅街社工站荣耀配资
天载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